福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州微度假别墅漫游指南 [复制链接]

1#

口罩阴影笼罩之下,过去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已然发生了改变。

有的人说,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了,入户玄关应该加配消毒洗手池。

有的人说,人与人的距离感拉大了,大家不愿意挤在一个密闭空间,更加注重公区的活动尺度和通风性能。

还有的人干脆说,病毒会沿着电梯、天井、管道垂直传播,高层住宅高密度的居住形态必将被淘汰,应该回归传统的低密度别墅生活。

是时候反思一下高容积率的钢筋水泥森林的弊病了。

某个已落马的省级大佬在纪录片中坦言,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是:

“冬天住三亚,夏天住贵阳,春秋住深圳。”

他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身体力行,在这些城市都有置业,仅深圳就拥有后海湾豪宅三套。

大佬这种“分时度假”方式,普通人限于财力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但是不得不说他的置业理念十分前沿,值得借鉴。

那么,如果做不到不同城市分时度假,能不能在同一个城市里体验度假的感觉呢?

这就是“微度假”、“休闲游”:

平时在城里工作,周末节假日携家带口出游,小住一段时间,摘摘瓜果、露营野餐、围炉夜话,一种典型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以福州为例,福州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冬季短,夏季长且炎热,是全国知名的“火炉”城市。福州城区为盆地形状,四周均被高山围堵,海风无法长驱直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因此福州的分时度假需求,重点是解决“避暑”的需求。

百余年前,那时候没有发明空调这种“避暑”利器,各国洋人、福州权贵们选择了在平均海拔约米的鼓岭修筑别墅,还建起了教堂、泳池、舞厅、邮局等公共建筑,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镇,据说鼎盛期间鼓岭别墅多达余套。

为人所不知的是,林徽因所在的福州林家虽然是名门望族,但她生于杭州、游学欧美、定居北京避难西南,终其一生竟然只有一次回到她真正的故乡——福州,而就在这返乡短短的一个月期间,她还抽空上了一趟鼓岭避暑。

(林徽因乘轿上鼓岭避暑途中)

话说回来,什么是好的度假别墅呢?

几米君认为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个,距离大城市不能太远,最好车程在1个小时以内,这样开车不容易疲劳,万一有事还能来得及赶回去。

第二个,环境要好,人要少,要有“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感觉。

第三个,社区要好,低密度的别墅产品+品牌的物业配套服务+良好的业主圈层,才能住着舒适舒心无后顾之忧。

第四个,总价要控制得当,虽然是别墅,但毕竟是第二居所,不会常常居住,贵了划不来。

参考米其林的分类方法,几米君把看过比较有度假感的文旅度假项目做个评分,评分两星代表值得绕道前往打卡,评分一星代表如果顺路不妨一看。

防杠声明:这类房子不适合大多数人,没有投资价值,流动性也差,你可以理解为中产阶级的一种玩物、或者说生活方式,如果你坚持认为这些项目是鬼城,是收割智商税的,杠就是你对。

1、阳光城象屿登云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