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州向滨海,长乐向五区从三中滨海校区 [复制链接]

1#
在此前的几篇教育专栏文章中,我已经提到,年在福州教育史上将会是划时代的一年,在今年福州中考正式迈入六区时代。而作为六区时代元年,今年的报考情况将会成为今后的学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尤其是近年来长乐一中高考成绩十分抢眼,已经具备福州三甲的实力,而往年长乐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却比“老八所”任意一所都低。这样一来,报考长乐一中显得具有极高的“性价比”。那么,今年福州中考最大的悬念就在于,届时将会有多少五区考生报考长乐一中,又将有多少长乐考生报考“老八所”(尤其是福州一中)。除了中考可以六区互报之外,今年福州中招还新添了一个变数,使得六县的考生都可以报考福州六区的高中,这就是三中滨海校区开始招生。在6月11日的分析文章中我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今年三中滨海校区计划招收人,其中人为自主招生,80人为统招录取。统招名额分配为:市区(六区)65人,六县15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为:六区85人,六县35人(每县不超过6人),六县未收满的名额转回六区。6月25日,福州三中公布《滨海校区年自主招生拟录取名单》。这份名单的录取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本的人,由于生源良好,三中临时报批扩招32人,从而今年将自主招生人数增加至人。而这些学生当中,来自于长乐初中的仅仅只有19人,占12.5%。来自六县初中的仅有13人,占8.6%。此外,有1人来自龙岩初级中学。而其余的人都来自于五区初中,占比高达78.3%。长乐报考三中滨海校区的孩子主要来自长乐七中、漳港中学、漳新中学。其中,长乐七中位于江田镇,漳港、漳新中学位于漳港街道。正如我在6月11日文章中所做的判断:三中滨海校区给予了滨海新城周边乡镇的孩子们一个全新的、更好的选择。六县报考三中滨海校区的孩子主要来自青口的闽侯大义中学,其他还包括尚干中学、虎峰中学、闽侯东南学校等,基本上都来自于青口、尚干、祥谦三镇。因此,三中滨海校区的招生除了给长乐乡下的孩子们更好的入学机会之外,还给了靠近长乐的闽侯东南三镇的孩子们一个更好的选择。未来F1线(滨海快线)建成后,青口、尚干、祥谦的孩子们前往长乐读书将更加方便。福州五区报考三中滨海校区的孩子主要来自四城区,马尾区报考三中滨海校区的孩子仅有8人,分别来自江滨中学、师大二附中、金砂中学、海云初中,其中4人来自琅岐。显而易见,对于靠近滨海新城又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琅岐岛上的孩子们来说,如今他们也得到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有机会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就读更好的高中。来自于福州四城区的名学生中,大部分生源来自三十九中、江南水都中学、十九中、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十六中等公立初中,少部分来自日升中学、文博中学、黎明中学等私立校。但其中很少有公立三甲和私立三甲的学生。位于仓山上渡的福州三十九中的孩子们报考三中滨海校区的积极性极高,可以看出三中滨海校区招生也给了福州一些普通公立校的孩子们一个就读三中的好机会。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可以感受到,三中滨海校区虽然地处远离福州主城区的滨海新城,然而其大部分生源竟然都来自于福州四区,长乐本地的孩子们对于报考该校似乎还没有太大的兴趣。这种现象和当前长乐楼市的一个特点很相似,那就是:打算前往滨海新城购房(含投资)的多是福州市区的人;而长乐本地人购房首选是长乐市区、首占营前新区和福州市区,对于滨海新城反倒没有太大的兴趣。在不少长乐本地人心目中,滨海新城依然只是乡下。如今这种“福州人民向滨海,长乐人民向五区”的独特现象不仅体现在楼市上,也在教育上反映了出来。福州市对于滨海新城的定位是十分清晰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发展优先,同时抑制炒房,土拍时加入限售条款,并且很少出让商品住宅用地,优先建设安置房、保障房、人才房。如今滨海新城正在大力招揽人才,滨海新城建设指挥部在招聘、选调人员时给出的种种优厚待遇,一如当年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可以说如今福州滨海新城的风头已经盖过了平潭。在产业发展优先的正确思路下,从今年开始,来到滨海新城工作、定居的人会越来越多,三中滨海校区将为流入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配套。若干年后,随着时速公里的F1线的建成投用,福州主城至滨海新城的交通时间将被缩短至半个小时,日常工作通勤和上学走读将不是梦想。这些年来,福州一中把高中部搬到了大学城,福州八中把高中部搬到了三江口东南端的角落。优质高中的外迁,使得福州不少家长和孩子已经能够接受寄宿制和去较远的地方读高中。从本次三中滨海校区的自主招生情况来看,福州市区的孩子们对于前往长乐读书丝毫没有抵触,反倒积极性甚高。而长乐区的优质高中也都具备住宿条件,这样一来,今后必将有更多福州市区的孩子前往长乐就读高中。如今三中滨海校区尚且如此热门,成绩优异的长乐一中今后更会成为不少福州五区学子的重要目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