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百徒子徒孙陪老师过年,场面堪比春晚 [复制链接]

1#
赵明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郑琳通讯员叶璟程振伟

最近,一张“陈家军新年会”的照片在高校朋友圈刷屏。照片里挤了近百人,从小丫儿到六十几岁的老人,大家簇拥着清瘦儒雅的学者陈畴镛教授,和他身边优雅慈祥的夫人。

“陈家军”研究生年会,从年开始每年举办,持续了20年,人越聚越多。这个特殊的年会里,从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到企业高管,全都是陈教授的徒子徒孙。他们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陪这位在浙江省数字经济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退休教授,喜迎新年。

举办了20年

研究生年会年年爆满

年出生的陈畴镛,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年1月浙大毕业进入杭电工作(当时还叫杭州电子工业学院)。30多年里,他当过学院院长、学校副校长、学校党委副书记,与此同时,他还是省政府咨询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有一个身份始终没变,而且我也最看重,就是‘我的第一身份是老师’。”陈畴镛说。

年11月,陈畴镛正式退休。年,他的“陈家军”研究生年会,整好举办了20年,史无前例地聚集了来自全国近百个徒子徒孙,让他不禁感慨:“人生夫复何求?”

抢了8天高铁票才抢到,特地从福州赶来参加年会的鄢冰文说:“每年快到年末,同门们都会期待‘陈家军’年会的到来,我的老公孩子也很期待过来,大家深切感到陈老师和师母是把大家当自己孩子的。”

出生在绍兴水乡小镇,陈畴镛是通过恢复高考改变命运的第一代,祖国繁荣发展的获益者和参与者,最见不得“学生因贫困耽误学业的”。在他30多年的教学历程里,资助了无数学生。他们中许多人成为现在的大学教授、名企高管,可当年,不少人差点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法深造。

级的一名研究生,由于交不起学费曾有辍学的打算。陈老师和老伴一商量,从家里拿出了元让这名学生交了学费。对当时一年工资仅两三万元的大学老师来说,元可不是小数目。后来这名学生读研期间,用刻苦做学问回报了导师,他和陈畴镛合作完成的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哲学社科三等奖。如今,这名学生已经是上市公司首席信息官。

陈畴镛治学严谨,但同学们很喜欢接近他。

“因为他总是关心我们的思想和活。”现在也已经是大学教授的级研究生胡保亮说,“在他门下读书时,陈老师经常喊我们去他离文一校区不远的家里‘改善生活’,记得很清楚师母刘老师擅长做老鸭煲,对离家读书的学生来说,太美味了。”

赶上数字经济发展好时光

我要继续追梦

和同往年不同,这一次“陈家军”年会上,多了一个主题:“获得感与幸福感”。

年会开始时,陈畴镛对弟子们说:“我的获得感、幸福感来自于改革开放,来自于国家的繁荣昌盛,一个老师能桃李满天下,就很有获得感。看到弟子们都在往前奔跑,都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就是我的幸福感。”

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也是陈畴镛退休后的第一年,可是作为主持承担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的专家学者,他连连说“赶上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好时光,我的事业还没有画上句号”。

年底,数字经济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定为“一号工程”。而陈畴镛已经在信息化、数字化领域深耕了30年。

年,他发挥在电子信息行业多年积累的研究基础,参与了《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的前期研究,负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浙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课题,这是《数字浙江建设规划》重大招标课题的两大分课题之一。“当时就感到,数字浙江建设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从此之后,陈畴镛成了数字浙江发展的研究者,他也频频为省委省政府提供这方面的决策咨询建议,获得省领导的多项批示;浙江省及杭州市有关信息化、数字化的规划和行动计划,不少都有他的研究成果。

陈畴镛领导的杭电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被列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去年11月发表的文章《“新工业革命”下,浙江数字经济先发如何先至?》受到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