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外受苦?
心疼孩子的懂事,我们家王子公主的任务就是要开心
文摄:罗西
儿子要去上海某大酒店上班。
其实,我与太太不太乐意让他去。特别是当下。
但是,儿子说,这是师傅精心替他安排、推荐的,机会难得,是米其林星级酒店……他很尊敬师傅,师傅也是良苦用心。
现在疫情还没有真正完结,坐5个小时的火车,还要去挤7个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这几年他一直在外工作、学习。
我总觉得,我的下一代没必要这么颠沛、奔波。
儿子真的很好,愉快甚至有点兴奋地接受所有的辛苦。敬业,也愉快。比我好多了。
儿子订的是下午4点的动车票。1点的时候,他接到通知,说酒店安排的宿舍,没有被子,最好自己带……
这,怎么说呢?我是不高兴,为什么不提前告诉他,好让我们准备好,比如把被子晒一下,比如买早一点的班次车票,抵达后好去当地超市买……
我再次劝儿子:我看就不要去了。
已经有一个大箱子,一个大背包,还要一个大袋子装床上用品?
儿子云淡风轻地说,是的,而且他已经不动声色从柜子里搬出一床被子……正要装袋。
他觉得,这不在话下,可是,做父母的还是觉得这很折腾,超负荷。
儿子打包好行李后,就开始整理收拾自己的卧室、床、书桌。干干净净。
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但是很多父母往往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的孩子当富二代或官二代来对待,一种集体无意识哈。
中午,我亲自下厨,出远门前的饮食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特别做了儿子爱吃的爆炒牛肉,我不吃牛肉;还有“三角贝+苦瓜”汤,儿子有个习惯,喜欢剔除骨头或壳后,再集中喝汤吃肉……所以,我装汤的时候,特地替他拿掉了三角贝的壳;还炒了一个紫菜、一个皇帝菜。
我再三强调,到上海虹桥下车后,已是夜里9点多,一定要打车,不要挤地铁,行李这么多。不要舍不得花钱。
想起我母亲过去对我的嘱咐:出门一定要像皇帝,哪怕在家是乞丐。意思是,要在外面舍得花钱,买方便。
儿子是比较独立的,很小时候,衣服都是自己洗……18岁工作至今21岁,很努力,能吃苦,不计较……正因为他不错,我们做父母的才有资格帮他剥三角贝的壳。
下午3点的时候,送儿子下楼,打车,去火车站。
这次,他没有推辞我们送他,哪怕是楼下。
贝克汉姆送孩子上幼儿园上学、挥手的时候会掉泪,曾经我不理解。现在能懂。
我的两个孩子,基本没有叛逆期,一直很懂事。这让我很心疼。不舍得。
女儿在福州一中就开始住校,后来去英国、澳洲读书……我一直觉得,生活上,我们给予孩子的照顾不够多,时间更是不够长;儿子也是,高中去福州旅游学校,就住校,工作这三年来,大部分在外地……
孩子越懂事越让我心疼。
我好几次对儿子、女儿说:如果觉得不开心,就回家。
我们不需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
我希望我家的公主王子殿下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天天开心!
哪怕努力工作也是开心的。
刚刚微博里看到一条视频,前首富王健林的公子王思聪在深夜街头熟练地颠锅炒饭。
网友称,当时王思聪与朋友从酒吧出来吃宵夜,因炒饭摊摊主忙不过来,王思聪就亲手掌勺操作起来,动作非常娴熟,现场有人说“多加几个鸡蛋”……据说“霸道总裁”里就有这个情节。
儿子在职校里学的是中餐与西餐。他是中国最帅的厨师。
我把这条视频发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