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昆明滇池里的鱼到底能不能吃,你知道吗
TUhjnbcbe - 2024/8/16 17:49:00
白癜风能根治好吗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157873.html

昆明滇池里的鱼到底能不能吃?听这口气,题主的意思肯定是不能吃了。

但是,我要说,滇池里的鱼肯定是可以吃的,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你想吃都吃不到了,除非你要花高价在黑市上购买,但你还不一定会买到真品。

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美丽的“高原明珠”滇池

滇池,因在春城昆明市的西南,亦称昆明湖、昆明池,又称滇海。

滇池在昆明市西南面,与美丽的春城昆明城水相依,融为一体,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高原明珠”。

滇池南北长约有4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有13公里,湖面海拔米,从地图上看,近似于一个弯月形。滇池总面积有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为11米。

滇池是由盘龙江、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等三十多条河流与无数条小溪汇入而形成,但它的出水口只有一个,就是西南方向的海口河,人称螳螂川。滇池水出螳螂川后,一路向北经普渡河流入金沙江(长江上游)。

滇池因为入口多,出口唯一,遇上暴雨天灾,池水上溢,昆明城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因此,早在元朝时代,人们就一直靠疏挖螳螂川来排洪减灾。

滇池风光秀丽,引人入胜,周边景点主要有:

翠湖公园

翠湖,是昆明城中心位置的一个主要公园,它原来是滇池的一部分,名叫“菜海子”。后来由于海口河疏浚,滇池水位大为降低,翠湖就彻底与滇池分开了,现在,它们之间只有一条小河道相通,算是“藕断丝连”吧。

翠湖中有地下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又称“九龙池”。

西山风景区

西山位于昆明市滇池西岸,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自古就是“滇中第一佳境”。

西山风景区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内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景色秀丽,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等古刹殿宇楼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深处。

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

海埂

海埂,位于滇池的最北部,东起盘龙江入湖口,西与西山相对,长约3.5公里,它本是一道横亘于滇池的堤坝,由泥沙堆积而成,把滇池隔断了。

海埂滇池划分深海区与浅海区的天然界线。海埂以北,人们称之为“草海”,水面很小,尚不足全部湖面3%,最大水深不超过5米。海埂以南才是滇池的主体,称为“外海”。现在的海埂已名存实亡,不再是海中之“埂”,而变成为了连接滇池东西两岸的湖中通道。

大观楼公园

大观楼公园位于草海的头部,面临滇池,是滇中闻名的旅游胜地,与苍翠起伏的太华山隔水相望,故又称“近华浦”。

大观公园因大观楼耸立其间而得名,有“万里云山一水楼”的雅称。

大观楼公园始建于公元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

大观楼建于年(清康熙29年),楼旁旁建有涌月亭、催耕馆、澄碧堂、观稼堂等建筑。登楼四顾、视野大开,景致壮观,十分辽阔,故名“大观楼”。

聂耳墓

聂耳墓坐落于太华寺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这里景色清幽、地势宽敞、苍松翠柏环绕其间。墓碑上镌刻“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为郭沫若手书。

聂耳,云南玉溪人,中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者。24岁时在日本溺水逝世,归葬于昆明西山。

郑和公园

郑和公园位于滇池南端的晋宁区昆阳镇的月山之上。这里是人称“三保太监”郑和的故里。

郑和是明朝的太监,外交家兼航海家,他带领船队“七下西洋”,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海上“自驾游”的鼻祖。

郑和公园位于月山之上,最早是郑和他爹葬在此山之上。

公园内的郑和纪念馆原是建于明朝的“玉皇阁”,馆内陈列着郑和塑像,郑和航海图,福建《天妃应灵之碑》和远洋楼船模型等图片及文字资料。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无愧于明代的海上“旅游达人”、超级网红的称号。因此他的纪念公园到处都是。

太仓郑和公园。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所有建有公园。

福州长乐郑和公园。郑和下西洋时,在福州长乐市停过船,避过风,因此这儿原有郑和公园,原名南山公园。园内的三峰塔是郑和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为中国名塔。

南京郑和公园。这个公园是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

南京宝船厂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数百艘宝船,全为这家船厂所造。

公园内有一郑和钟,高1.8米,直径1米,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南平镇所铸造的,钟体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

南京郑和墓。郑和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墓形为“回”字形,当地人就称其为“回回墓”,墓冢所在之山,亦就称为“回回山”。

据专家考证南京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到底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稀有的滇池之鱼

“高原明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中鱼类资料非常丰富,许多种鱼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中不乏价格昂贵、品质上乘的土著鱼种,不是人们常见的池塘、水库人工饲养的鱼所能相提并论的。

滇池里的鱼类可分为土著鱼和外来鱼。

土著鱼就是滇池土生土长的特有鱼种。过去统计有26种,现在因为水质问题、盲目引种和外来鱼种的入侵,大部分土著鱼类都已经消失了。目前,现仅存滇池金线鲃、多鳞银白鱼、云南盘鱼句、中华倒刺鲃和泥鳅等几种了。

滇池土著鱼以银白鱼和金线鲃最为珍贵,为中国特有鱼类,仅见于云南滇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池清水养育一池鱼。滇池鱼真是人间少有的美味啊。

遗憾的是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昆明人对滇池鱼开始敬而远之了。原因是滇池鱼会吐苦水了,滇池的鱼儿心里苦啊。

滇池之殇

从滇池里捞上来的鱼儿要让它吐几天的苦水才能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是一个原因:水质污染。

在我国,水体质量标准共有五类。1类最佳,5类最差。滇池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水质为2类,70年代变为3类,80年代水质就变成了4类、5类。到了90年代,已经没有一个水质标准来评价它了,因为没有6类水这一说法吧,好在人们脑袋聪明,发明了一个劣5类水的名词。

劣5类水是个什么样的水呢?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大脑驰聘想象吧。在我的大脑里,所谓的劣5类水,就是跟我们头脑里的粪水好不到哪儿去的水吧。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游泳痛快,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风光不再”。天之骄子,高原明珠,怎么就沦落为“粪”坑了呢?

首先,要明白滇池的地理位置。滇池位于昆明盆地的最低凹处,周边所有的水都会流向它的怀抱。这些年来,昆明城市规模和居住人口都成几何级数的扩张,周边工厂、化工厂林立,与城市发展共生的废水、脏水、污染水都会无条件地涌入滇池之中,没有别的去处。滇池实际上就是一个超级“排污桶”,承担着城市“化粪池”的功能。

滇池水体完全富营养化,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大染缸,绿得跟油漆一样,有人不小心掉进滇池,捞起来后就是一个绿巨人了。风浪一起,荡漾的不是水波,而是一层黏糊糊像油一样的东西,比染料还浓稠。

绿藻爆发形成的“水华”一度让湖面覆盖了一层腥臭的绿膜,最严重时成为了恶臭熏天的“臭水湖”,人人都避之不及。

现在滇池的鱼还能吃吗?

过去一段时间,你们对滇池鱼谈鱼色变,但现在,滇池肯定能吃,放心地听懂吧。但你不容易吃到滇池鱼了。

滇池被污染40年,人们终于忍受不了了。开始治理吧,治理用时25年,花费多亿元后,滇池水不再绿了,“劣5类水”的帽子也扔到太平洋去了,变成了现在的4类水。

人们来到滇池边,与南来北往的红嘴鸥共舞。

滇池水清了,再也闻不到腥臭味了,滇池剑鱼大量洄游,曾经一度消失的土著鱼又现身了。

现在,你再也不会为吃不吃滇池鱼而纠结了,应该纠结的是吃不吃得到滇池鱼的问题了。

前些年,滇池使用的“11休1捞”的政策,就是一年中有11个月是休渔期,只有一个月可以下湖捕捞滇池鱼。

这个政策已成过去式了。现在,有关方面宣布了滇池的10年禁渔政策。10年不许捞鱼了,你还想吃滇池鱼吗?难了。忍忍吧,10年后,滇池鱼定会让你吃到吐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昆明滇池里的鱼到底能不能吃,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