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工程”、“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年工作要点》中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专家认为,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以下是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
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自定)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学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自定)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自定)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学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自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自定)
西北大学
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自定)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公布!、成过去时了?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和“”、“”有啥区别?
“双一流”大学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与此前39所相比,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高校跻身42所一流建设高校。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工程”、“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工程”、“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双一流”为何分AB两类?
据教育部介绍,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在6所B类高校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此前就在“”名单中,而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高校非为高校。
“双一流”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
此次“双一流”的名单,“建设”两字不可或缺,即“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
教育部表示,“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
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双一流”是如何遴选认定的?
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以增量方式统筹推动建设,以存量改革激发建设活力。“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认定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战略专家作用,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具体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拟建设高校编制论证建设方案,经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三部委。专家委员会对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审议咨询,首先把牢政治关,其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逐校对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咨询意见。三部委研究后,根据咨询意见通知有关高校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并对修改完善情况进行核对把关。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其中,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家需求、布局、区域发展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建议部分高校自主确定了一批建设学科,考虑到这批学科的特殊性,在名单中特予注明。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双一流”遴选认定体现哪些战略考虑?
遴选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破除封闭固化的做法,打破终身制,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注意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前列或行列,是突破性工程,重在扶优扶强、引领示范,必须坚持高水平、鼓励高水平、支持高水平。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工程”“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四是扶持特殊需求。对于经过长期建设、具备鲜明特色且无可替代的学科或领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但在第三方评价中难以体现的高校予以扶持。
“双一流”建设方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经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最终形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兼顾前瞻性和可行性,制定相互衔接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对学科建设作了系统安排部署,详细规划设计路径、内容、举措。一流大学拟建设高校,通盘考虑学校整体目标和建设学科目标,统筹安排部署;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把建设学科摆在建设方案的中心位置,同时也对学校学科整体建设作出长期规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