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见证者。我的生活已经成了这一事件的一部分。我住在这里,和所有的一切在一起。
——S.A.Alexievich
新冠肺炎来袭
南大学子防疫观察(二十九)
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出品
口述
医院后勤保障部部长兼设备科科长
整理
高佳宁南京大学法学院级本科生
地区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
我的主要任务是物资筹集
我们县在1月25日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分为好几个组。医院设备、物资的采购,所以在物资和后勤保障组。其它还有前方组、交通组、协调组等等,县长、县委书记各个领导他们每天都得上去现场办公,政府一整层楼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的。
医院党委书记负责物资这一块,最近我们书记还得负责医疗方面的事务,所以物资这一块我就会更忙一些。现在每天进出的物资情况、哪些物资数量到了临界点、每种物资需要保底多少数量,我都要当天就直接上报给分管这一块的副县长。
物资和后勤保障组办公室摄影:高科长
我的主要任务是物资筹集,有购买和捐赠两种方式。
捐赠的话,一般是商会、同学会这些组织和爱心人士采购后联系我问我靠不靠谱,能不能捐给我们。
但我们基本还是以购买为主。医院的供应商,也有联系经由商会、政府、医院领导获得的各种海外渠道。医院的物资了,而是全县的物资,所以民用、医用的物资我们都会买。目前是所有渠道都汇总到我这里,由我来跟他们沟通采买。我主要是把把关,看看价格怎么样、对方靠不靠谱。确认可以后,我再让财务打款给对方。
我是对外联络人,中间环节一有问题他们第一个联系的就是我,所以从过年到现在,我也一天都没有休息。
每天物资的消耗量特别大
特殊时期,每天物资的消耗量特别大。
防护服的情况还好。乡镇用防护服的比较少,他们大多穿隔离衣,医院用的防护服相对较多。前段时间防护服根本没地方弄到,但这几天渠道多了,采购的、接受捐赠的、政府调拨的都来了一些,情况就没那么紧张。
现在最紧张的是口罩,消耗量非常大。政府一天得发放万把个口罩给全县排查、执勤的工作人员,医疗系统也得发放四五千个。
在国内是基本买不到口罩的。有的很多都是天价,之前进价1元1个的外科口罩现在一个卖到10块钱;还有的说得天花乱坠,绕来绕去联系无数人,不太靠谱。国内有一两家“良心企业”,医院合作了十几年,依然按照原价卖给我们。其中一个绍兴的医疗公司一两天会来一件口罩,一件有个,像上周他们就给了我们3件。但口罩这一块,我们还是很困难。
现在国内很多地方物流不发,还有很多物资被厂家所在地的政府接管、统筹安排,货源很难组织,所以我们的物资很多都来自国外。目前抗疫最重要的防护服和n95口罩将近90%都是国外的牌子,医用护理口罩中国外的也占到了一半。政府也会给我们调拨一些物资。
疫情初期,我医院仓库就被政府征用了,全县的防疫物资都放在这,所有的医疗部门(包括精神病院、卫生院等等)、政府部门的物资都要到我们这儿领。
领取物资的流程非常严格。具体每个科室领什么样的物资、领多少物资,都要根据《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和库存的情况进行分配。每次领的物资怎么使用都要记录在表格上,具体到人头,下一次领的时候得把上一次的表格带来,我们才给发新的物资。不像以前领一个月、半个月的物资都行,现在一次一般只能领5天的量,最紧张的时候一次只能领1-3天的量。
物资申领表
病例新增,加上物资不足,医护人员都感觉很紧张,所以我们决定对外发起公共募捐。
物资不够,我们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可能性
2月8日,医院发布接受社会爱心捐赠的公告。而在发布公告之前,我们已经在通过县红十字会、医院的人脉接收爱心人士的捐赠了。
医院募捐公告
我们古田海外的华侨华人很给力。他们有的联系我们县的红十字会,然后红十字会派人去机场海关领了给我们;也有直接通医院,我再去接收。有一个泰国福州商会,二月初就捐了10万个泰国产的医用护理口罩、10万只手套给我们,都符合标准。这批物资用处特别大,让压在我们心头的石头暂时落下一点点。
因为同事的关系,洪都拉斯商会也了解到县里情况。目前他们已经用DHL分两批寄出了四万多个口罩,但因为运费太贵了,打算让我同事一家“人肉”再带两万个回来。现在比较棘手的是,从洪都拉斯回来必须借道美国,可美国不放行,他们目前还被卡在洪都拉斯,这几天仍在交涉,估计还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回来。
泰国发出的物资摄影: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与同事的聊天记录,以及同事提供的照片
医院的公告发出去后,我接到的电话就更多了。国内外五花八门的电话都有,还有很多人来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