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通报!
7月12日0~24时
福建本土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
一、境外输入疫情
7月12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福州市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厦门市7例)。
当日无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1例。
截至7月12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目前住院86例,无死亡病例;现有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隔离医学观察7例。
二、本地疫情
7月12日0~24时,福建省无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当日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漳州市1例,宁德市1例)。
全省本土确诊病例目前住院18例,无死亡病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例。
三、密切接触者
目前密切接触者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新闻多一点
福州疾控提醒:
口罩1-2小时换一次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
一些市民会产生外出不戴口罩
或者将口罩拉下
露出口鼻的行为
“虽说天热戴口罩会增加闷热感,但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还是要克服困难,坚持戴口罩,做到口罩完全覆盖口鼻。”
福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秋表示——
科学戴口罩是
公众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在开阔的地方和家里可以不戴口罩
但在公共场所
尤其在密闭环境、人流密集
还是不能马虎,需要规范戴口罩
“戴口罩不仅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张秋介绍,佩戴口罩可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也能避免打喷嚏、咳嗽、讲话时,喷出的飞沫散在空气中。因此,市民朋友前往商超、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交车、地铁、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到医院就诊、陪护时都要戴口罩,并建议携带备用口罩。
夏天市民戴口罩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张秋建议
多备几个口罩
夏季建议1至2小时换一次口罩
尤其是当口罩出现被汗浸湿、有破损、被弄脏、有异味、无法与面部密切贴合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炎夏戴口罩如何才能“自由呼吸”?张秋建议,日常出行可不选择N95等透气性差且厚重的口罩,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亦可。需要长时间佩戴口罩的人,建议在鼻梁、颧骨、耳根等部位涂抹润肤剂,既能减少口罩和皮肤间的摩擦,也能保护皮肤润滑。
此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张秋呼吁,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尽快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已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后要尽快接种加强剂次。同时还要做好手卫生,外出时可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剂,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等。
注意!
入(返)榕要求有调整
截至7月12日7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疫情高风险区个,涉14省43市区;中风险区个,涉15省50市区。
广大市民要深刻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为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福州市对从风险区域入(返)榕的人员按规定采取健康管理措施:高风险区入(返)榕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中风险区入(返)榕人员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不符合条件的转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低风险区即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入(返)榕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实施三天两检并做好健康监测。措施实施时间均以离开风险区域起算,已经超过7天的,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解除健康管理,具体要求详见附表。
二、近期福州市民如无必要,请勿前往风险区域(见附表)。如确需前往,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准确记录好自己的活动轨迹;从风险区域入(返)榕的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返)榕后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备,并按我市相关防控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三、请广大市民朋友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特别是3至11岁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要积极配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18岁以上市民第二针疫苗接种已满六个月的请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保护个人健康,降低感染和发病风险,共同构筑人群免疫屏障。
四、请广大市民朋友注意冷冻(藏)食品安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