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没想到福州夏至这么有味儿
TUhjnbcbe - 2025/6/22 8:49:00

幸福之味——适时而食

“福”字如此美好,以“福”文化为主题,中共福州市委文明办和福州晚报联合推出栏目《有福之州——适时而食》,讲述节气与美食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在蕴含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和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闽菜文化中,走进有福之州,寻找“福”文化,来一场独特的“福”文化之旅!

夏为大,至为极。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

最早被确定的节气,

万物至此

皆壮大繁茂到了极点。

夏至意味着

酷热即将袭来,

人们应时而为,

调整饮食,清凉为主,

为度夏做好准备。

民间说,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

新面粉上市的时候,

人们在这时吃面

有尝新、庆祝丰收的意思。

夏至面

在福州秀峰路“金榜菖蒲餐厅”

餐厅主理人、闽菜大师陈峰

准备了特别的夏至面

一品鱼汤青瓜面

将来自大金湖的鱼头切块,

撒上少许盐,

锅中放入猪油、姜片,

待油热后,

下鱼头煎至两面淡黄,

再倒入开水,

加上豆腐、胡椒粒,

熬制奶白即可。

静待鱼汤期间,

黄瓜切丝,面条捞熟,

最后,

在面上放些黄瓜丝,

一点儿瑶柱绒,

再淋上一勺热腾腾的鱼汤,

一碗适合夏至日的

鲜美的鱼汤青瓜面便做好了。

金榜菖蒲餐厅还挂着

金榜渔府的店招。

渔府是陈峰在15年前开的。

这些年,

他和店员们见证了

五四北从荒凉到繁华的变迁,

也见证了餐厅

因为菖蒲发生的改变。

陈峰不仅是餐饮业者,

还是收藏达人、菖蒲爱好者,

有意无意中,

他试着将菖蒲文化

与饮食文化相融。

在寸土寸金的餐厅里,

他将鱼池改造成了

古色古香的中庭,

将员工培养成菖蒲“守护者”,

在中庭里摆放了

上千盆造型各异的菖蒲。

每年,餐厅里,

数百菖蒲爱好者齐聚,

还为菖蒲庆生,

举办菖蒲展。

他把爱好融入工作,

也给食客们带来了新鲜体验。

在他这,

人们品尝美食同时,

还有菖蒲为伴。

闲暇一瞥,可以悦目,

深思凝望,能寻回宁静。

菖蒲入菜

“菖蒲被称为文人草,

不仅风雅,驱虫入药,还能入菜。”

陈峰就常以菖蒲入菜。

他的香蒲鲜蒜焗百合,

简单易做,清热解暑。

将独蒜在锅中用猪油炒至金黄,

再将鲜百合、秘制的海鲜酱油

倒入翻炒,

再加几片菖蒲叶子,

盖上锅盖闷煮一小会,

便可关火起锅。

这道香蒲鲜蒜焗百合,

不仅口感粉糯,

而且添了几分

菖蒲独有的茴香味。

撇开菖蒲玩家身份,

陈峰本就是中国烹饪大师。

他的拿手菜不少,

其中果蔬糟汁小青龙,

无论是食材还是味道都很夏天。

将小青龙煮熟,冰镇,取肉切好,

然后将芒果丁、鸡头米、藜麦与糟汁

制作的秘制酱料拌匀,

再搭配生菜,颜值和清新并存。

15年来,

在陈峰的努力下,

金榜渔府已成了网红“菖蒲餐厅”,

全省独此一家。

虽然已着手注册了

“金榜菖蒲餐厅”品牌,

但陈峰还没选择更换店招。

“我的想法是,由内而外的,

将渔府变成真正菖蒲餐厅,

而不仅仅是更换店招。”

陈峰说,

一下子的转变并不现实,

需要的是沉下心一点点地改变,

让来客真正地在这实现

既能欣赏菖蒲之美,

又能领略修身养性之意境。

目前,

他已在餐厅三楼打造“蒲宴”,

无论是摆放的菖蒲造景,

亦或是茶器、香篆、菜单、菜品

每一个物件,每一个环节,

他都亲力亲为,精心打造。

“宾客至,品茗,焚香,赏蒲,

享受美食。

没有奢华,但有雅致。”

陈峰说,

只有让菖蒲文化和美食文化

融合得更淋漓尽致,

当食客真正能体会到

菖蒲餐厅的个性和气质,

“那时,水到渠成,再换招牌,也不迟”。

记者雷岩平陈丹/文林双伟芦懿/摄

新媒体编辑兰超

监制雷岩平杨韬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福州鼓楼、台江、仓山年小学、初中招生办法发布,向福州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想到福州夏至这么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