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九上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默写(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但愿人长久,。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4)山河破碎风飘絮,。
(5)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6),万钟于我何加焉!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8)《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师生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践行了习主席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C.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D.经过充分地讨论,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①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
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②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甲(A.自怨自艾B.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乙
(A.始终如一B.适可而止),稳重随和。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恪(kè)诺(luò)B.恪(gè)诺(nuò)
C.恪(kè)诺(nuò)D.恪(gè)诺(luò)
(2)第①段中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从第②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別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乙
二、阅读(7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豪迈之情。
B.“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词人经历风雨后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清新和喜悦之情。
C.“也无风雨也无晴”启示我们:自然界的雨晴实属寻常,人生也会“栉风沐雨”,只要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
D.这首词苏轼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5.林语堂先生曾评价苏东坡是个“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这首词中“”、
“”、“”等词语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7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言如蓍龟④,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
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占卜(一样准确)。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夙夜忧叹()
(3)一出于诚()(4)唯荆、益可取()
7.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三处)。(3分)
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生于乱世,躬耕陇亩。
9.文中作者追述二十一年的经历,下面对其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追述寓情于事,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
B.希望后主效法先帝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C.表明自己只求报效尽忠,激励后主完成统一大业。
D.劝谏后主体谅老臣,兴复之事应交给攸之、祎、允等人。
10.文中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请简述其理由。(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22分)
藕荷色羊绒衫
刘心武
她被老同学们动员很久,才加入了同窗
(2)像狗的牙齿一样
(3)同(写“通”亦可)“嘱”,嘱托
(4)意趣、情趣
7.(3分)C
8.(5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意思相近即可。
(1)我的心(1分)每时每刻(1分)都在山水之间做客。(1分)
(2)于是找来一叶小舟,(1分)带着我的儿子开一起出发了。(1分)
9.(4分)要点与评分:能够分析出“天性疏放不拘,不受羁绊与束缚”得2分,(意思接近即可)能够联系“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中任意两处得2分。(只摘抄原文酌情给分)
示例:本句意为作者天性疏放不拘,忍受不了羁绊与束缚。从文中作者闭门一日,浑身如坐热炉,无时不忘想去游山玩水,出游迫切,茶未煮热已到惠山脚下,感慨游山玩水可以治愈身体疾病等细节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特点。
参考译文:
我天性疏放不拘,忍受不了羁绊与束缚,不幸又有着与东坡和半山一样的嗜好。每当闭门在家呆一天,就会觉得像坐在火炉上一样全身不自在。所以,即使是在霜天黑月这样的天气里,面对纷乱庞杂的事务时,我的心也是无时无刻地做客于山水之间。读书成了每天惟一所做的事,然而,浅易好懂的不值得看,艰深难解的又不能使人心意爽快。
现在天气暖和,是登临山水的最佳时节,而此处离惠山又最近。于是,找来一叶小舟,带着我的儿子开一起出发了。温茶的器具还没热,我们已经到了山下。山中的僧房构造精致,迂回曲折,幽远像深洞。远望山顶的秋声阁,景色极佳。昏沉的精神、郁结的心情,一时间都烟消云散了。流连于阁中,住了两夜才回去。现在才知道使病痊愈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山水之游。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10.(3分)C
11.(3分)要点与评分:分点给分,每点1分,整体表达1分。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河西走廊的风”在文中既指自然界中因特殊地形造成的来势凶猛,停不下来的狂风,也指在这条特殊通道上交流、碰撞、融合的中西文化和思想之风。
12.(4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1分,理由表述1-2分(根据学生思维的缜密度分级给分),表达1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的,不给分。酌情给分。
示例1:我认为不能删除第一段。因为第一段开篇就强调了河西走廊的风真大,且停不下来,既紧扣题目,总起全文,又与结尾处“迎着河西走廊的风,我们依然西行。马可·波罗的后人们,依然在风中东行”呼应。因此,第一段不能删除。(最高可3分)
示例2:我认为可以删除第一段。因为第一段主要强调了河西走廊的风大,持续时间长,这与第二段所表达内容基本一致。且相比而言,第二段表述得更形象生动,内涵更丰富。因此,第一段可以删除。(最高可3分)
示例3:我认为可以删除第一段。因为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表达内容基本一致,且相比而言,第二段表述得更形象生动,内涵更丰富。去掉第一段后,全文结构依然完整,且更紧凑,因此,第一段可以删除。(最高可4分)
13.(6分)
(1)(2分)词义理解基本正确1分,表达1分,大意相近即可。
示例:文章中的“下马威”指河西走廊的风极大,一开始就向我们显示了自己的威力。
(2)(4分)要点与评分:修辞手法判断正确,且能结合文本说出妙处2分,能点明侧面描写且能结合文本说出作用2分。写出风很猛烈,是正面描写的得1分。酌情给分。
示例:白杨起舞,庄稼抗争,村庄歌唱,本句采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刻画了这些景物在狂风中的情态,体现了一种充满生机的美。同时,也从侧面传神地烘托了河西走廊的风的猛烈。
14.(4分)要点与评分:能理解“依然”“西行”“东行”之意3分,整体表达1分。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自汉唐以来,河西走廊就是中西文化和思想碰撞、交融的地方,通过河西走廊,中国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了中国。今天,我们将以更开阔和包容的心态让河西走廊延续过去的辉煌,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畅通。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15.(3分)B
16.(3分)要点与评分:能从文章中筛选信息,概述内容,表述清晰即可。
示例:“我太难了”一词反映了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1分);其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能体现个人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能量(2分)。
17.(6分)要点与评分:能摘录出“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年度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越说明时代充满进步的多样性,和发展的无限可能”三点各得1分,能够结合中国加以阐释各得1分。
示例:因为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年度流行语中既有中国人的个人表达,也有中国的宏大叙事;(2分)年度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及不变的拼搏精神(对美好生活追求);(2分)中国的流行语版本多样,体现了时代进步的多样性及发展的无限可能,能让我们尽可能把握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及时下中国的全景。(2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18.(3分)D
19.(3分)要点与评分:共3分,一点2分,两点3分。
示例:近三年绝大多数民众对国产品牌印象良好;近三年民众对国产品牌的好感度逐年提升。
20.(4分)要点与评分:能答出“加强与各类媒体与电商的合作”“跨界合作”“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中国元素与自有品牌因素融合”(或“彰显品牌特色”、“打造出独具气质的潮流产品”)“抓住大众对民族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支持心理”(或“唤起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情感与共鸣”)五点中的任意四点,得4分。
示例:加强与各类媒体与电商的合作;通过跨界合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将中国元素与自有品牌因素相融合,彰显品牌特色(打造出独具气质的潮流产品);抓住大众对民族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支持心理,唤起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情感与共鸣。
(六)名著阅读。(6分)
21.(3分)要点与评分:每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1)农民起义(2)武松(3)倒拔垂杨柳
22.(3分)要点与评分:答出“智取生辰纲”、“官府捉拿晁盖”、“宋江通风报信”各得1分。
示例:智取生辰纲事发后,官府派人捉拿晁盖等人,宋江通风报信,使晁盖得以逃脱。
三、写作(60分)
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