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每逢农历初一,我们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左右,我们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或者上午、下午,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农历十四的晚上,最迟可出现在农历十七的早上。但由于“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所以月亮最圆时刻的“望”以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这两天居多,其中又以出现在农历十六为最多。
在21世纪的这年中,“满月”出现在农历的十七、十六、十五和十四的次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满月”的次数共次。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历十六,有次;其次是农历十五,有次;再次是农历十七,有次;次数最少的是农历十四,仅有6次。
史志成表示,从农历十四到农历十七,“满月”不论出现在哪一天,都是正常历法现象。每一次“满月”的出现,都给人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赏月良机。盛夏之夜,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不妨在8月3日晚“仰望苍穹里,招手邀圆月”。
推荐阅读
超惊艳!晋江这些新地标拔地而起,开启新未来!
久违了,五店市!最暖心,又闻城市烟火味……“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晋江这一届注定不凡
来源
新华社、福州晚报
编辑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李宇凌
广告合作:点“在看”给我一朵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