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95后用福州话告诉你有趣的元宵节民俗
TUhjnbcbe - 2022/10/16 9:15:00
颌下降区蜂窝织炎 http://bbs.izjgy.com

(点击加入)

专栏作者:齐昕筠

95后福州土鸟/构成成分:荔枝肉、音乐剧、面包脑袋和咖啡罐子/备注:行踪成谜,但可以在剧场捕捉到她

△配音真鸟囝

陈嘉辉

(小提示:点击下文中带S蓝色图标,

可跳转“榕典”小程序,

春节遇上连日大雨,可把孩子在家憋坏了!趁假期尾声,去家附近那个以内置福州怀旧街景著称的M17文化广场内“”,没想到竟赶上元宵大活动,闲环、答题闯关,好不闹热!

不就是答题嘛!本人自诩土生土长福州崽,福州话也好,各路习俗也罢,虽不敢说精通,但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能有何难!遂信心满满开始闯关:

先挑战的是一波听音辨义,什么“”“”“”轻轻松松,“”“”“”对一个“食炮”来说更毫无难度。正当我志得意满时,挑战升级了!“鸡角企糖粿”是什么意思?我顿时如做中文听力考试的番囝一般一头雾水,满脑子只想:“,什么糖粿?”

啊,这一定是道菜名,又鸡又糖粿的,鸡爪炒糖粿吗?这是什么堪比五仁月饼炒辣椒的黑暗料理啊!可又不对,“鸡爪”是“鸡骹”,题目给的是“鸡角”,鸡角是鸡的什么部位?胡乱蒙了一个答案,果然大错。这才晓得,此“”非彼“鸡脚”,而是“公鸡”的意思。“鸡角企糖粿”,原来是福州双杭一带盛行的元宵节民俗,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蒸一甑大糖粿,杀一只大公鸡,制成标本,“在”糖粿上,栩栩如生。庙中供毕,抬到弄里摆开,供游人参观评说谁家做得最好。

原来如此!我没见识过的民俗可见是多了去啦!

再看一题,女儿出嫁第一年娘家人要送什么灯?我又愣住了,单知道福州花灯种类繁多,却说不上个中讲究。寻思着不论是儿时在南后街老铺,还是现下在M17,元宵一景便是排成帘幕一般挂下来的莲花灯,团团粉粉,却丝毫不落俗套,清丽非常,似乎也很符合传统里送新嫁女的审美思路!——结果,我想错了。

每年春节至元宵前夕,福州的娘家人都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灯,还没有宝宝的,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第二年送“天赐麟儿”“孩子坐盆”,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桔”灯,因为福州话里的“”和“”是同音。孩子出生了便可送“状元骑马”之类,有祝福前程锦绣的美好寓意。

答完这题,我马上现学现用:为什么说送花灯给出嫁女儿有送子之意?那肯定就是因为有“观音送子”灯啦!——然而,我又错了!其实,这是因为福州话里“”与“”同音,所以送灯就有了“添丁”的寓意,无怪乎娘家人给女儿送灯逐渐成了福州元宵节的定例。

现在,从春节至元宵前夕,福州人送花灯已不局限在娘家与出嫁女儿之间,随着观念的进步,送花灯的“催生”意味也大为减淡,花灯承载了更多的美好蕴意和更广泛定义的祝福。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年轻人使用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你是95后、00后,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你来投稿。

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讲不好也不要紧,我们都是“两个声”,敢讲最重要)。

福州晚报文教中心、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95后用福州话告诉你有趣的元宵节民俗